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这帮废物!” 韩琦一脸的铁青。 曾公亮连连摇头:“这是官逼民反啊!” 韩琦冷声道:“张方平怎么还不来?” “来了来了。” 张方平笑呵呵而入。 韩琦哼了一声:“看你们三司干的好事!” 张方平摇摇头:“死掉的官员也是忠于职守罢了,这事不能怪他。” 韩琦斜睨了张方平一眼:“不怪他……那怪谁?怪我韩琦,还是怪官家?” 张方平苦笑道:“谁也不怪,要怪就怪这制度,这茶课岁入不多又害民,早就可以废弃了。” 韩琦冷笑道:“说得倒是轻巧,你倒是和官家说去。” 张方平笑道:“正要和官家说这个事情呢,韩相公,曾相公,要一起吗?” 韩琦冷哼道:“有何不可,请参知政事一起吧,哦,对了,事关民乱,请枢密院也派出代表一起商议吧。” 在韩琦的提议下,一个小型会议召开,二院三司的主要领导与会,赵祯列席,张方平主持。 张方平道:“荆湖北路江陵府发生官民纠纷,牵涉甚大,所以我建议开这个会议,我先介绍一下情况……” 韩琦打断道:“大家都收到了消息,不用介绍了吧?” 大家都点头。 赵祯道:“那就不用介绍了,下个流程吧。” 张方平点点头道:“今日请大家来,一是商量出一个解决当下的问题的方法,二是如何长久的避免当下这样的情况。” 赵祯点头道:“大家都说说吧。” 韩琦道:“当下解决方法又有何难,令央行银监卫镇压即可,这等乱民与土匪何异,以银监卫的能力,镇压也不过半月时间。” 曾公亮、欧阳修等人都点头同意。 赵祯有些不忍:“他们并非土匪,如此处置怕是不妥。” 欧阳修平静道:“茶榷本是国法,这些茶农知法犯法,被收容后,竟然还敢杀官,犯法造反,罪无可赦。” 众人俱都点头,一副理所当然。 张方平点点头:“那就讨论一下长久的问题,我先抛砖引玉吧。” 赵祯点点头:“爱卿请说。” 张方平点点头,提高声音说道:“臣请弛茶禁!” 众人侧目。 张方平解释道:“茶榷法沿袭唐代,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其中问题很大。 官榷制度下,官府必须维持五务十三场的庞大机构,每年所耗费的费用几乎达到上百万贯,但收入却不多。 这样盘剥园户,劳役百姓,受益的是商户,朝廷却担负了聚敛的恶名,着实得不偿失。 所以,臣……请弛茶禁!” 韩琦弗悦:“计相所说可有依据,现在国库虽然稍微宽裕了些,但茶税恐怕还是大头吧? 现在朝廷用钱的地方也多,俸禄、三军之食、百万待哺之卒、岁币等等花销,计相可曾想过?” 张方平呵呵笑道:“那是自然,我给大家算笔账吧。 按计划朝廷每年在查课上收入是二百四十四万八千贯,但实际上收入才一百二十八万贯。 除去给商人让利的四十二万贯,每年才收益八十六万贯,除去拨给园户的本钱三十九万贯,这么算下来,官府每年的毛利才四十六万九千贯而已。 区区四十六万九千贯,却要滋扰地方、园户受困、民夫劳苦,着实不合算,现在还因为茶榷出现官逼民反之事,着实是不值当!” 韩琦道:“但计相可曾想过,官府毛利收入虽然不多,但这五务十三场可以承接多少官员,咱们大宋官多差遣少,若是裁撤,这些官员又该如何安置,计相想过没有?” 张方平一愣:“这……也不能这么算吧?” 韩琦冷笑道:“陛下,这五务十三场虽然所课不多,但毕竟能够养官,若是贸然裁撤,民怨我不知道,但官怨是肯定的,还请陛下三思。” 赵祯皱起了眉头。 大宋朝讨好读书人,是为了巩固政权,现在读书人越来越多,官员也越来越多。 但差遣就这么多,的确有官员抱怨补不上缺的现象,在差遣这么少的情况下,裁撤一个这么大的机构,的确是不太妥当。 欧阳修却道:“臣倒是觉得计相建议可行,古时候山泽的利益本身就是与百姓共享,所以百姓富裕,君主也国库充足,国家也因此安定,刑罚也无需多用。 茶禁之法,不过是唐代才有,至今也就二百来年,然而臣看来,茶禁给国家没有带来多大的利益,但为患却不少。 如果能够废除茶禁,民间自然安定,百姓也多出一门谋生的生路,饥民也不会更多,朝廷也不必和百姓互如仇寇,如此功莫大焉。” 政事堂有了分歧,赵祯也举棋不定。 一场会议讨论下来,也并没有什么结果,连派兵平乱之事也没有决定下来。 欧阳辩回去之后倒是和欧阳辩说起这个事情,欧阳辩惊诧莫名:“直接派兵平乱?” 欧阳辩理所当然的点头。 “可他们都是被逼的!”欧阳辩道。 欧阳修摇摇头:“银监卫所剿灭的土匪也都是这么说,无非就是灾年没了生计,只能靠着杀人抢劫才能够面前过日子之类的话。 但灾年过了,也不见他们回去种地,这些茶农,本身就不是什么守法百姓,种茶本身就犯法。 他们不仅种了,还拿到市面上来售卖,后来还敢杀官,这不是造反是什么!” 欧阳辩:“……” 这道理没法讲了,以欧阳辩的看法,的确没有什么问题。 茶禁的确是害民法,但法规是坏的,依然还是法规,只要犯法,就要被惩治。 这就是宋朝人的看法。 宋朝的高层是人治不假,但实际上宋朝可是‘依法治国’的文明国度。 嘉佑年间,宋朝编制的律法有不少。 比如国家公务员工资待遇法的【嘉佑禄令】、适合诸军士兵特别法【殿前马步军编敕】、专门用于规定立法程序的【嘉佑编敕】、为下层军官注拟、升迁、酬赏的【三班院编敕】、专门的考试法【科举条例】、专门的驿站法【嘉佑驿令】,连规定中书门下五个办公室的部门行政都专门出了一个【中书五房总例】进行规范,哦,对了,还有一个【遗嘱法】。 宋人是这么总结的。 “汉,任人者也; 唐,人法并行者也; 本朝,任法者也。 吾祖宗之治天下也,事无大小,一听于法。” 宋人说这话的意思是:“汉朝啊,他们那叫人治,唐朝稍好,但也是人治为主,法治为辅,就咱大宋朝,依法治国,吊! 咱们老祖宗治理天下,无论大事小事,事事都要依法而行,牛逼!” 所以欧阳修的想法也很正常,你情有可原不假,但也罪有应得。 不能说你造反是迫不得已,然后杀人之后还让你逍遥法外,这是不存在的。 至于欧阳修所说讨论茶禁的事情,欧阳辩不太在意,比起茶禁,盐禁才真正害民。 茶被官榷而贵,最大就是不买拉倒,不喝茶还能死不成,但不吃盐真的会死的。 所以百姓不仅要交各种苛捐杂税,还得交这不叫税的买盐钱,实际上也是一种税了,而且很多。 欧阳辩对荆湖北路茶农的命运忧心忡忡。 他有责任。 历史上并没有这么一档子事,全然是因为他开发荆湖北路而造成的。 若不是他开设的服务区,茶农不可能走出来卖茶,也不会因此被榷货务盯上,更不会被强迫为园户,更不会因此而被迫杀官。 “不行,我得阻止这件事!” 欧阳辩下了决心。 “欸,欸,你想做什么!”欧阳修赶紧抓住儿子。 欧阳辩毅然道:“我要去面见官家,我要为民请愿,我要……” 欧阳修骂道:“你什么你,这事情政事堂、枢密院、三司和陛下都没有异议,你瞎出什么头!” 欧阳辩摇摇头:“事情因我而起,我怎么能够置身度外” 说完欧阳辩甩脱欧阳修的手走了。 欧阳修摇头叹息。
页面连接:http://www.sirekanyan.com/txt_0_hscbb/dddhihxs.html

360小说网 海岸线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麒麟小说网正点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