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咸丰八年5月19日,李续宾、杨岳斌率水陆两军攻陷九江,7月13日,接咸丰谕出办浙江军务,救援福建,12月,作《爱民歌》以训湘军。

咸丰九年11月,拟四路进兵之策,攻取安庆,多隆阿、鲍超攻取桐城,胡林翼攻取舒城,李续宜攻取庐州。

咸丰十年2月,破陈玉成于太湖,由于两江总督何桂清放弃常州而奔上海,导致苏州、常州失陷。

4月,清廷命其马上赶赴江苏,并先行赏加兵部尚书衔,署两江总督。

6月,实授两江总督,以钦差大臣身份督办江南军务,7月,命皖南军务归他督办。

咸丰十一年9月5日,湘军攻陷安庆,9月25日,移住安庆,12月20日,加太子太保衔,奉旨督办四省军务,其巡抚、提镇以下悉归节制。

同月,在安庆创办内军械所,年底,定三路军进军之策:“以围攻金陵属之国荃,而以浙事属左宗棠,苏事属李鸿章,于是东南肃清之局定矣。”

同治元年1月31日,曾国藩奉旨任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曾国荃补授浙江按察使。

2月14日,左宗棠率军由江西入浙江,4月,李鸿章率军抵上海,五月,曾国荃率军进驻雨花台,会同彭玉麟的水师围攻天京。

6月,洪秀全命令各地太平军回援天京,太平军集结二十万人兵力,10月起大战湘军四十多天,未能取胜。

同治三年正月,攻克钟山,合围天京,7月,湘军攻破天京,对无辜平民展开屠杀与抢掠。

当时的南京城被烧毁,平民死伤无数,南京人称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为“曾剃头”、“曾屠户”。

同月,朝廷加曾国藩太子太保、一等侯爵,世袭罔替,并赏戴双眼花翎,8月,曾国藩奏准裁撤湘军25000人。

同治四年1月,选汉唐以来各臣奏疏17首,编《鸣原堂论文》,3月,主持修葺种山、尊经两书院。

曾国藩收养八百孤寒子弟,并从自己养廉银中捐款课奖,5月26日,曾国藩率军赴山东剿捻。

6月,主持整理《王船山遗书》完稿,共320卷,交金陵书局出版。

18日,北上剿捻之策:重镇设防,划河圈围,清野查圩,马队追踪,9月,经扬州、清江浦抵徐州,一路调兵布防堵围,沿途又张榜招员。

10月,将金陵制造局迁上海虹口,和李鸿章原设的炮局及购自美国人的铁厂合并,再加容闳购回的百多部机器建成江南制造总局。

12月,核定长江水师永远章程及营制营规,同治五年,奉旨进驻周家口,以钦差大臣的重权身份,督师剿捻。

根据捻军行踪不定、流动作战的特点,采用了“重点防务、坚壁清野和画河圈围”的对策,但最终全部失败。

后来,他在周口西至漯河建立起“沙河百里防线”,希望借此天堑消灭捻军。

同治六年3月,在江南制造总局下设造船所试制船舰,同时拟设译书馆。…

5月,会同李鸿章将江南制造总局由虹口迁高昌庙,征地扩迁,规制大增,六月补授体仁阁大学士。

同治七年4月,奉上谕改授为武英殿大学士,5月31日,至上海视察江南制造成总局,8月奉命调任直隶总督。

9月,江南造船厂试制的第一艘轮船驶至江宁,曾登船试航,取名“恬吉”,12月,抵达北京,拜见慈禧太后与同治皇帝。

同治七年,曾国藩改任直隶总督,奉命前往天津,办理天津教案,考量当时局势,没有与法国开战,“但冀和局之速成,不问情罪之一当否”。

在法国的要求下,商议决定最后处死为首杀人的8人,充军流放25人,并将天津知府张光藻、知县刘杰被革职充军发配到黑龙江,赔偿外国人的损失46万两银,并由崇厚派使团至法国道歉。

这个交涉结果,朝廷人士及民众舆论均甚为不满,省馆所书楹帖被毁,曾国藩深知其中和战利害,自引其咎,得到丁日昌的同情。

曾国藩背负骂名,病情加重,于是召来李鸿章处理案情。

同治九年,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平民张汶祥刺杀于后,朝廷命其再任两江总督,前往南京审理该案。

同治十年8月19日,挈李鸿章联衔会奏《拟选子弟出洋学艺折》,9月,视察水陆各营防务、训练情况,11月抵达上海。

同治十一年2月27日,领衔上奏,促请对“派遣留学生一事”尽快落实。

并提出在美国设立“中国留学生事务所”,推荐陈兰彬、容闳为正副委员常驻美国管理。

在上海设立幼童出洋肄业局,荐举刘翰清“总理沪局选送事宜”,此后,时发脚麻之症,舌蹇不能语。

同年二月初四日,午后在南京西花圃散步,突发脚麻,曾纪泽扶掖回书房,端坐三刻逝世,百姓巷哭,绘像祀之。

朝廷闻讯,辍朝三日,追赠太傅,谥号“文正”,祀京师昭忠、贤良祠,各省建立专祠,6月25日,灵柩运抵长沙,7月19日,葬于长沙南门外之金盆岭。

同治十二年12月13日,改葬于善化县湘西平塘伏龙山,与夫人欧阳氏合葬。

同治十三年,建曾国藩墓于长沙市岳麓区坪塘街道伏龙山,也是曾国藩及其夫人欧阳氏的合葬墓。

曾国藩作为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对“康乾盛世”后清王朝的**衰落,洞若观火,他说:

“国贫不足患,惟民心涣散,则为患甚大。”对于“士大夫习于忧容苟安”,“昌为一种不白不黑、不痛不痒之风”,“痛恨次骨”。

他认为,“吏治之坏,由于群幕,求吏才以剔幕弊,诚为探源之论”。

基于此,曾国藩提出,“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己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惩。

至于关系国运民生的财政经济,曾国藩认为,理财之道,全在酌盈剂虚,脚踏实地,洁己奉公,“渐求整顿,不在于求取速效”。

。。


页面连接:http://www.sirekanyan.com/txt_0_oodz/oiposhp.html

360小说网 海岸线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鲤鱼乡正点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