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app2();

read2();看胤禛不反驳,  叶林自觉扳回一局,笑的像只偷到鸡的小狐狸,喜气洋洋道:“阿哥说的很对,不止如此,  若说每个朝代灭亡时大多气数已尽,  所以总是天灾**不断,  可反过来看,下一个朝代兴起时,  不同样是在灾难中重生?两者都处在天灾,  都在贫瘠的环境中求存,却为何一个走向灭亡,一个走向新生?”

“可见天灾是加速陈旧腐朽王朝灭亡的进程,也是新的王朝出生需要打破的蛋壳。同样是缺粮少衣,  旧王朝起义不断,  新王朝上下一心,为何?盖因人们已经清晰看到旧王朝灭亡的命运,对他完全丧失了信心。”

胤禛沉思片刻,  看向叶林,眼眸闪亮:“不破不立,而之所以破的如此势不可挡,  确是因为民心已失,子玉说的有理!”

叶林叹息一声:“不说富裕,  只要有吃有喝有命活,天下有几人会想不开去造反呢?”

弘晖听罢,  若有所思:“由此可见,民贵君轻,便是要得民心,  让百姓生活的好,君王心中有百姓,百姓自然也不负君,即便有灾祸,也能携手度过。既然天灾不是主要矛盾,那么……”

弘晖歪着头回忆了片刻,眼神亮晶晶的说道:“学生记得好像看过记载,明末各地官员士兵的粮饷许久都发不出来,只能靠将士们自己筹措。前明覆灭时,朝廷太仓只有区区四千二百两白银,还比不上一个普通的富商。连京城的守军都已经一年没收到粮饷了,想必也无心恋战,有再多的士兵也是无用。因此钱财不足恐是一大问题!”

“阿哥说的,对,也不对”叶林指着最大的汤碗,这是明,又指着它周边一圈小些的碗碟,这些是明附近其他国家:“缺钱?自郑和下西洋后,明朝与各国贸易往来不断,卖出丝绸瓷器,而明并未从他国采购太多昂贵商品,卖的多,买的少,于是大量白银从国外流入,明朝白银总量是上升的。也就是说,从国家整体看,明的钱是比以前增加了的。”他夹了几筷子菜放入汤碗中,胤禛看着那汤碗里混杂着乱七八糟的各种菜,眉心微拧,却也没说什么。注1

弘晖疑惑的皱了皱鼻子,提出疑问:“先生,为何钱多了,却越来越穷?”

叶林笑着解答:“因为从国家总体来看,国内货物数量并未变化。银子增多,那么同样一锭银子能买到的东西会变少。”

弘晖在心中算了算,若有所悟的颔首。

叶林见他明白,继续道:“同时明朝纸钞泛滥,朝廷管理不当还肆意印钞,导致通货膨胀,即物价上涨而纸钞不停贬值,购买力不断下降,富人更加努力的聚集财富,也使得穷人更穷。但这也不是朝廷没钱的主要原因。”叶林转头看向胤禛:“贝勒爷可知这银钱都到哪去了?”

胤禛抬头看过来,眼带询问,弘晖也好奇望向他。

叶林微微一笑:“从开销上来看,其一、宦官权臣把持朝政,自然养的家财万贯。但此事历朝皆有,不是主因。其二、宗室成员太过庞大,朝廷赋税早就养不起了,这才是根子。”

“明制,皇子除太子外,皆受封亲王,亲王之子除世子外封郡王,郡王之子除世子外封镇国将军,以此类推。可想必明□□没能想到他老朱家人丁会如此兴旺吧,明朝徐光启先生曾推算过,每三十年重视成员,人口翻一倍,如果不论男女都算上,明这一朝代,光皇室成员至少有七十万人。他们既占了良田千万顷,又不用纳税,还得朝廷出银子禄米养着,以万历帝最宠爱的儿子福王为例,他就算是得了良田两万顷,一个人就占了全国田地的千分之三。”注2

“不但如此,朝廷也因宗室越来越穷,为何?这些地方宗室习惯了在自己的地盘上敛财,百姓收入一大半都被收去了,再加上天灾和通货膨胀,越劳作越吃不起饭,只能卖地转为佃户。如此算来,天下百姓手中哪还有良田可供耕作,大多都变成了这些宗室富户雇佣的佃农。而土地集中在权贵手中,朝廷就更难收税,如此恶性循环,花的多而收税少,朝廷也就越来越捉襟见肘,官员俸禄发不起,灾民无钱粮救助,各地守军更是收不到军饷……”

弘晖叹息一声:“怪不得上次去庄子,先生教我要珍惜银钱,阿玛也教我不可奢靡浪费,前朝之例,实该引以为戒!”

叶林点头看向两人:“理财算账,是一门大学问,小到普通百姓,大到一国皇帝,若想顾好自己的一家一国,必须得学好这个本事,否则就是家有金山银山也禁不住造!”

“譬如前明,皇室花销不菲,万历光御厨就有四千到七千人,皇帝一人一年,只在吃上,就要花掉三十万两白银!他还经常大兴土木,只定陵就花费八百万两白银。到崇祯时,全国太监十万人,光是他们的衣食住行就得花费多少?

若被“富有天下”这话迷了眼,那就真是个糊涂皇帝!真在那个位置上,才会发现处处都要用钱,维持现状尚且不易,更别提发展了。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只有即善于开源,又善于节流,日子才能过得好。一家是如此,一国亦是如此。”

听了这话,胤禛倒是大受震撼,以前他从未考虑过皇阿玛还会缺钱,毕竟他可是坐拥天下的人,从来只见他给人赏赐,仿佛内库和户部的银子是取用不尽的。

虽也看过户部的账,但那些大多是一笔笔的收支记录,并未形成数年综合统计,无法反映出朝廷整体情况。且毕竟受世间观念印象,士农工商排在最后,觉得商人倒卖货物,不事生产,心中对他们总有些瞧不上。如今却发现,不管商人如何,至少还是得如皇阿玛用李家那样,用他们挣钱才是!

弘晖掰着手指算了算:“百姓穷,朝廷穷,连皇帝肆意花销,应该也不富裕,这些银钱流向宗室权宦富户,而他们吃用有自己的产业供给,所以应该花销应该比不上收入多,如此,大量银钱就会在库房堆着落灰了吧?”


页面连接:http://www.sirekanyan.com/txt_0_zpxdc/bbshdcxb.html

360小说网 海岸线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叔叔小说墨香阁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